鹧鸪的养殖技术

网上有关“鹧鸪的养殖技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鹧鸪的养殖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鹧鸪的养殖技术

 鹧鸪又名中华鹧鸪,是鸟类的一种,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鹧鸪的养殖技术,快来学学吧!

鹧鸪的生活习性

 喜欢单独或成对在干燥的褐露岩坡上活动,清晨和黄昏常下到山谷间觅食,晚上则在草丛或灌丛中过夜,无固定栖息地,每晚都变换栖居位置。飞行快速,常做直线飞行,受惊后多飞往高处。奔跑快速,飞翔力亦强,常作直线短距离飞行,受惊时即飞向高处,隐蔽在灌丛深处,不易发现。

 鸣声响亮,春天繁殖季节鸣声频繁。在黎明时,雄鸟栖止在较高的山岩或树桩上高声鸣叫。一鸟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鸣声略似?行不得也哥哥?。雄鸟好斗,一般认为?一山头一鹧鸪,越界必斗?。猎人常以雌鸟作诱子,关闭在有活门的鸟笼中,放在山林中以诱捕雄鸟。

 鹧鸪是杂食性鸟类,嗜食蚱蜢、蚂蚁及其他昆虫,同时亦食野生果实、杂草种子和植物嫩芽。秋收后,常到耕田内啄食遗落的谷粒,或偷食黄粟、甘薯、半夏等。也食果肉、草籽和稻粒,还有蟋蟀和其他昆虫。

鹧鸪的养殖技术

 鹧鸪的养殖方法:光照控制

 母鸪180天左右性成熟,公鸪早一个月。母鸪开产前3周增加光照,公鸪比母鸪早2周增光。增光可用电灯,平均每平方米3瓦,灯距地面2米。保证每天共有14小时的光照,增光要求照明均匀,光线稳定。

 鹧鸪的养殖方法:湿度

 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份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喙壳,应将湿度提高到65%~70%。

 鹧鸪的养殖方法:饲料要求

 产蛋鸪饲料营养应全面,代谢能每千克1.15-1.17兆焦,粗蛋白质含量18%,并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配方可以用玉米粉53%、小麦粉12%、豆饼15%、鱼粉10%、骨粉2%、贝壳粉2.1%、食盐0.4%、复合维生素0.5%,混合均匀。每天定时饲喂,保证全天有料,任鹧鸪自由采食,同时保证有充足饮水。产蛋种鸪室须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产蛋期间不滥用药物,以免影响产蛋。

 鹧鸪的养殖方法:产蛋

 野生鹧鸪一般在3~6月产蛋繁殖,属季节性繁殖,人工养殖产蛋率跟野生鹧鸪相差无几,产蛋率很低,控制的良好条件下,繁殖季节延长。但无法一年四季产蛋,年产蛋量为20左右枚。鹧鸪繁殖性能的高低,除受亲本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如营养、管理等因素影响。

 鹧鸪的养殖方法:个体选择

 饲养鹧鸪必须先要对所有饲养的雏鹧鸪进行个体选择,特别是作为种用鹧鸪,雏鹧鸪品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成活率及饲料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

 选择雏鹧鸪应以体质健壮有神,发育良好,两腿稳健有力,羽毛色鲜亮清洁,个体体重在12克以上,头小适中,脐部收缩良好,食欲旺盛,增重快,叫声洪亮,泄殖腔附近无粪污染,一般可选作商品鹧鸪饲养。准备将来留作种用的鹧鸪苗除上述标准外,还要挑选个体大、发育好、体重适中、活力强、眼大有神、行动灵活、站立姿态正常、体羽整齐、喙短稍弯曲、头颈匀称、背部和胸部宽且两者平行,胜部硬直、脚趾齐全正常。挑选出来符合上述条件的雏鹧鸪,为培育生产力高的合格种用鹧鸪打下良好基础。凡是体质较弱、发育较差、体重过轻、肩尾低拱背、跛行或行走不稳、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绒毛缺少光泽,无尾羽、泄殖腔附近不干净,如将雏鹧鸪捏在手中无力挣扎或不挣扎、喙狭长、眼睛瞎或有毛病、喙过弯、上下喙闭不紧,背、胸不平行,脚趾弯曲的,均不宜留作种用。挑选淘汰的失去种用生产性能价值的雏鹧鸪,可另作育肥肉用商品鹧鸪饲养处理。肉用鹧鸪饲养到平均体重达500克是生长最适宜的鹧鸪龄,这时饲料报酬也最高。

 鹧鸪的养殖方法:饲养方式

 鹧鸪可散养也可笼养,一般多采用笼养,笼养可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养殖密度每平方米10只左右,可使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的追逐,种蛋受精率也较高。

鹧鸪的经济价值

 鹧鸪是中国南方常吃的`一种野禽。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福建的谚语: ?山食鹧鸪肉,海食马鲛(jiāo)鱠(ku?i)?。可见在中国南方很早就有食用鹧鸪的习惯。在广州,病人痊愈后多以沙参、肉竹、杞子、桂圆肉等与鹧鸪同炖,据说有滋补的功效。广西邕宁、崇左、桂平、博白一带,鹧鸪的产量甚多。在福建,从海岸直至闽西山地,到处可以遇到。

 鹧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且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较高的锌、锶等微量元素,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铁、钾等多种矿物质。具有壮阳补肾、强身健体的功效,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滋补佳品。

 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治疗小儿厌食、消瘦、发育不良效果显著。妇女在哺乳期间食用鹧鸪,对促进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具有明显效果。可治贫血和消除眼疲劳、增进人体机能、防风湿和神经疼、消炎镇痛、退热消痛、营养滋补、消退老年斑,使皮肤光润、治疗妇女痛经和不孕等症、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治疗头晕和高血压、治疗老年哮喘、防止孕妇流产、补虚劳、强筋骨、防止动脉硬化、防止毛发脱落和变色、防腰、腿痛、治男性阴囊湿疹、治疗小儿生疮生癞、治胃痛、治疖子、治疗闭经、治麻疹、治虚劳、治疗泌尿系结石、治冻伤、治癣、治疳积。

;

不是同一种动物,但它们是同属雉科。

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是鸟类的一种,属雉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多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丛或灌木丛中。鹧鸪的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3至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鹧鸪肉味在雉鸡之上,是野味上品。另有相关名称词牌名,乐器和房舍。

关于“鹧鸪的养殖技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海风]投稿,不代表海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qxh.com/kepu/202509-5551.html

(18)
海风的头像海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海风的头像
    海风 2025年09月25日

    我是海明号的签约作者“海风”

  • 海风
    海风 2025年09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鹧鸪的养殖技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鹧鸪的养殖技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鹧鸪的养殖技术...

  • 海风
    用户092508 2025年09月25日

    文章不错《鹧鸪的养殖技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