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网上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朝三暮四"的故事

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庄周的《庄子·齐物论》,又名“狙公赋芧”,原文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列御寇·黄帝篇》则对这则故事进行了详细地扩写,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

"朝三暮四"释义及运用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运用示例

元·乔吉《山坡羊·冬日写怀》:“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元末明初·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

故事寓意

寓意: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道理:后来人们便用”朝三暮四“来比喻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并想通过这个词来提醒世人要专一。

拓展

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人权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关于“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春枫]投稿,不代表海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qxh.com/zshi/202509-4752.html

(20)
春枫的头像春枫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春枫的头像
    春枫 2025年09月24日

    我是海明号的签约作者“春枫”

  • 春枫
    春枫 2025年09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朝三暮四...

  • 春枫
    用户092401 2025年09月24日

    文章不错《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