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崔召镇的城乡代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崔召镇的城乡代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370283125:~200 121崔召村 ~201 220后寨村 ~202 220小鱼脊山村 ~203 220凤鸣屯村 ~204 220前赵家庄村 ~205 220河东付家村 ~206 220官家庄村 ~207 220官家疃村 ~208 220大鱼脊山沟东村 ~209 220大鱼脊山沟西村 ~210 220山南头村 ~211 220河东马戈庄村 ~212 220湾头村 ~213 220水石埠村 ~214 220北宋家庄村 ~215 220北杨家庄村 ~216 220东方家岭村 ~217 220西方家岭村 ~218 220朱黄村 ~219 220东杨家庄村 ~220 220五甲村 ~221 220姜家屯村 ~222 220四十里堡村 ~223 220下袁家村 ~224 220汉军寨村 ~225 220沙岭村 ~226 220凤凰山村 ~227 220大宝山村 ~228 220小宝山村 ~229 220二十里堡村 ~230 220小庄村 ~231 220张家埠村 ~232 122炉坊村 ~233 220西丁家村 ~234 220臧家村 ~235 220河洼村 ~236 220西郑家村 ~237 220后韩家村 ~238 220王家村 ~239 220黄山东头村 ~240 220黄山后村 ~241 220路子口村 ~242 220尹家村 ~243 220河西于家村 ~244 220毛家村 ~245 220下马村 ~246 220上马村 ~247 220陡沟村 ~248 220古村 ~249 220卢家村 ~250 220英兰埠村 ~251 220北陶家村 ~252 220西李村 ~253 220东李村 ~254 220小李村
黄田村车牌号是多少
沿革 夏置邳邑。商汤左相仲虺封于薛,西迁都城30里于邳邑,历644年。邳邑时称仲虺城。欢城为虺城之转音。一说,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 ,齐封右师王食于邳。邳改称驩城。1982年,为规范地名标准用字,经市政府行文批准,驩城改为欢城。秦、汉、晋、南北朝,欢城隶属薛县;隋朝,欢城属彭城郡(今徐州)沛县;五代十国,欢城属徐州辖区;宋、元、明、清,欢城隶属沛县。民国时期,欢城分属沛、滕两县。1938年,沛滕边县委建立,欢城隶属沛滕边县。1944年,沛滕边县撤销,并入新建的临城县。欢城隶属临城县。1953年,临城县改称薛城县,欢城为薛城县第四区, 辖欢城、田陈、朱庄、阎村、袁堂、珠梅集、赵庄、傅村、三河口、杨路口1 0个乡。1956年3月,薛城县撤销,欢城区(第四区)划归微山县。同年9月,欢城区的欢城乡、田陈乡(时,赵庄乡的于桥、桥岗、高谷堆划入) 、朱庄乡划归滕县。1958年9月, 滕县将欢?城、田陈、朱庄3乡合建为灯塔人民公社。同年11月,滕县的灯塔人民公社划归微山县。微山县将灯塔人民公社与宏光人民公社合建为欢城人民公社。1966年1月,欢城公社改建为?城区。1969年1月,欢城区再改建为欢城公社。1984年4月,欢城公社改建为欢城镇。现辖:欢城管区、朱庄管区、袁堂管区、常口管区、菜园管区等。
地理位置 欢城镇位于微山湖东岸,微山县中部,距县政府驻地10公里。东与滕州市张汪镇相接,北与滕州市西岗镇及本县留庄镇交界,西邻微山湖,隔湖与本县张楼乡、西平乡相望,南与本县傅村镇、夏镇接壤。
自然状况该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海拔43米,西部海拔33米。全境呈不规则菱形, 东南、西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辖区总面积1.334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8500公顷,水域面积4840公顷;耕地4100公顷。主要河流有城郭河、小龙河、新苏河、房庄河、老运河,境内流长50公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马铃薯等。
全镇辖77个行政村, 总人口8.7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5‰。全镇少数民族有回族、 壮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36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5%。全镇有朱、张、王、宋、丁、赵、卜等253个姓氏,其中朱姓最多。
交通欢城是鲁南重要的通衢要道之一,东距104国道、京沪铁路各6公里;济(南)微(山)公路纵贯全境,枣(庄)曹(县)公路横穿全镇,环湖公路从镇西穿越;京杭大运河从湖中穿过。
主要经济状况 建国初期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00万元, 1978年为1400万元,2000年为5.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0∶40∶40。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81万元。
强镇由来 该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连续8年位于济宁市乡镇前30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百新工程试点镇、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济宁市经济强乡镇、济宁市首批小康镇。 东村村 西村村 南村村 北村村 黄村村 二龙岗村 宋庄村 宋闸村 珠梅集村 菜园村 邢堂村 时王口村 虎庄村 苏庄村 双王楼村 上辛庄村 大宋楼村 小屯村 袁堂村 崔庄村 陈楼村 蒋庄村 小宋楼村 乔岗村 房庄村 赵庄村 高谷堆村 于桥村 界牌口村尹洼村於村村 丁庄村 王庄村 西田陈村村 西门外村村 袁楼村 东田陈村村 石庄村 李集村 西辛庄村 翁楼村村 西岗子村 东王楼村村 西王楼村村 俞楼村村 西阎村 邹楼村 陶阳寺村 东阎村村 裴口村村 高庄村村 周村村 东岗子村村 张楼村村 大王庙村村 前寨门口村村 前朱庄村村 后朱庄村村 李庄村村 吴庄村村 徐村村 后寨门口村村 夏刘庄村村 常口南村村 大营村村 夏庄村村 常口北村村 渡口村村
土楼村村 田楼村村 张白庄村村 下辛庄村村 成新村 东辛庄村 卜寨村蔡楼村岱庄村 商汤初年,商灭夏,封奚仲十二世孙仲虺于薛,“西迁薛都三十里于邳邑 (今欢城)”。
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周赧王封齐相孟尝君为薛侯,都城在古薛,邳(今欢城)成为薛所属的城邑。
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周赧王封齐右师王欢食于邳(今欢城)。
明隆庆三年(1569年),尚书朱衡开鸿沟废渠至李回回墓,上通昭阳湖,以泄坡水,滕、沛受其利。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沛、鱼、滕、邹等县开始大旱,至乾隆五十二年始雨。斗米千钱,人相食。
1938年3月,日军侵入欢城、田陈。
1938年7月,张正治、郝子香、朱嘉(原名朱广太) 、孙庆仁、张真乐在陶阳寺成立欢城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张正治任支部书记。
1939年4月, 沛滕边二区区公所建立,民主选举郝子香为区长。这是中共在沛滕边一带建立的第一个民主政权组织。
1944年7月,中共沛滕边县改称临城县,欢城为临城县第四区。
1945年宋光居烈士(1914-1945)微山县欢城镇蒋慈庄村人,滨海区抗日战争牺牲。
1946年8~10月, 国民党还乡团疯狂地进行反攻倒算,在欢城一带一夜就杀害党员、干部、民兵40余人。至1948年,沛县有3600多名中共党员、干群被杀害,临城县有700名中共党员、干群被杀害。
1946年10月,宋光元(1915-1946.10.30)微山县欢城镇蒋慈庄村人,系宋光居 烈士同胞兄弟,鲁南临城县四区区工队炊事员,由于带枪投敌叛徒任传金告密,被国民党还乡团“逮捕”后惨遭杀害。
1948年11月,欢城解放。
1949年10月,中共湖区工委和湖区办事处成立,驻夏镇,辖五区一镇,欢城西部的常口沿湖一带为三区,区委驻常口。欢城仍为临城县四区。
1950年12月3日,欢城区委在欢城召开抗美援朝动员大会。到会千余人。
1951年7月27日至8月8日,欢城地区先后降大雨9次,平地积水尺余深,受灾面积达2000公顷,47个村庄遭受水灾。
1952年3月, 滕县专署调集曲阜、滋阳、白彦、凫山、滕县、临城县民工11.8万人,治理湖东白马河。欢城区出民工1600人。
1953年8月, 政务院批准建立微山县,临城县改称薛城县。常口为微山县五区,欢城为薛城县四区。
1956年3月,薛城县撤销,欢城区划归微山县管辖。
是年9月,欢城区的田陈乡、欢城乡、朱庄乡划归滕县。
1957年7月1日至8月中旬,微山县连降暴雨,月平均降雨量700毫米以上。欢城区绝大部分被淹没。欢城至常口可行船。该区共迁出灾民7300余人。
1958年9月, 滕县将田陈乡、欢城乡、朱庄乡合建成灯塔人民公社。微山县将常口乡、卓庙乡、袁堂乡、张楼乡合建为宏光人民公社。
是年11月15日,滕县灯塔人民公社划归微山县,与微山县宏光人民公社合并为欢城人民公社。
1962年3月,傅村管区从欢城公社析出,成立傅村人民公社。
1963年10月22日,欢城至夏镇的公路开工。
1966年1月28日, 欢城公社改建为欢城区。下设珠梅集、阎村、陈楼、朱庄、袁楼、常口、田陈、欢城、张楼、程子庙10个小公社。
1967年2月,欢城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了欢城区党委、政府。
1968年12月,欢城区改称欢城人民公社,下设的小公社改称管区。
1970年10月,微山县欢城煤矿开工兴建。
1971年1月7日,张楼管区、程子庙管区从欢城公社析出,成立张楼人民公社。
是年, 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煤矿独立团在欢城南开矿采煤。1975年7月,该矿改称山东省七五生建煤矿。
1973年11月,全社民工投入郭河清淤工程,同时将郭河改称房庄河。
1975年8月,金乡县菜园煤矿破土动工。1984年6月,被济宁市司法局接管,更名为济宁市菜园生建煤矿(驻欢城菜园村)。
1976年10月,鱼台县岱庄煤矿破土动工。1984年,该矿由省劳改局接管,更名为山东省岱庄生建煤矿(驻欢城岱庄村)。
1978年4月6日22点55分,欢城煤矿地面炸药库(内存炸药8.4吨)爆炸。2人死亡,57人受伤,食堂、办公室和职工宿舍286间被炸毁。全矿停产8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140万元。周围1公里内的9个生产大队和32个厂矿、企业部门的4620间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中有675间全部倒塌。地、市、县主要领导及附近驻军陆续于当日或次日赶到现场,并参加义务抢险。
1980年2月,欢城公社部分生产队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1月7日,欢城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欢城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欢城人民公社改为欢城镇人民政府。
是年5月,济宁市文物处发掘欢城镇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尹洼遗址。
1985年5月1日,欢城水泥厂破土动工,1989年春建成投产,共投资420万元。
是年10月,欢城煤矿2号井破土动工。该井位于1号井东南方向约1000米处,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
1986年4月30日, 滕县至枣庄的公共汽车和火车在尹洼北公路与铁路的交叉口相撞,死2人,伤30余人,其中重伤19人,直接经济损失14万元。
1987年6月,欢城煤矿3号井(崔庄煤矿)破土动工。该井位于欢城镇崔庄村,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
是年7月,欢城至常口长5公里的公路开工,1988年夏季竣工。
1988年春,镇投资150万元开始筹建镇第一中学。
1991年4月,木(石)曲(房)公路按二级路标准进行大修。
是年7月,镇拨专款20万元,兴建镇图书馆,该馆藏书2万册。
1994年2月20日,济(宁)微(山)公路夏镇至尹洼段14.4公里一级路改建工程开工,10月1日竣工通车。
1995年2月14日,投资500万元的欢城镇第二中学在袁堂破土动工,1996年秋季开始招生。
1996年10月,滨湖路(北起欢城镇常口管区,南至夏镇东风路)开工。
1999年春,蒋庄至傅村货运专线铁路开工。
2000年3月,山东省副省长林廷生到欢城镇视察农业基础建设工作
2013年,欢城社区投资兴建,为全国百大示范镇项目。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全镇粮食平均亩产70公斤, 总产490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200公斤,总产1300万公斤。建国初期全镇农业总产值118万元,1978年500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欢城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对境内330余公顷煤矿塌陷地和近1333公顷湖区涝洼地复垦改造;二、对境内河流进行疏浚,全镇节水灌溉总面积超过533公顷; 三、积极实施农业生产机械化,1998年,尹洼等先进村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四、提倡科学种田,全镇购进优良玉米种、麦种进行更新换代。1990年以来,欢城镇全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实行种植结构调整。2000年,欢城镇耕地面积410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77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10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90公顷。粮食平均亩产452公斤,总产4890万公斤。种植业总产值9567万元,其中粮食作物产值6697万元,经济作物产值2870万元;粮经作物产值比为7∶3。
该镇重视植树造林。2000年,全镇造林16公顷,年末实有林地230公顷,农田林网化面积3000公顷,“四旁”树木74万株。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24%。畜牧业空前发展。至2000年,全镇先后建成6处万只养兔场,4处养鸭基地,养鸭总量突破50万只。欢城镇充分利用沿湖水域,共开发水域面积933.33公顷。2000年,水产品达1655吨。
2000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166亿元,其中种植业9567万元,畜牧业1.058亿元,林业266万元,渔业1248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建国前,镇内仅有少数红炉、白铁、砖瓦窑、酒坊、油坊、豆腐坊及馒头坊等私营手工业。建国初期全镇工业从业人员230人,实现产值90万元。1958年,欢城供销社食品加工厂建立,主要生产糕点、调料等产品。1964年,常口农具制修生产合作社成立(1975年更名为常口造船厂,1977年撤销)。1970年,欢城煤矿建立。1971年,山东省七五生建煤矿(原名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煤矿)在欢城卜寨村建立。1975年,济宁市菜园生建煤矿(原金乡煤矿)在欢城菜园村建立。1976年,山东省岱庄生建煤矿(原鱼台煤矿)在欢城岱庄村北建立。是年,微山县焦化厂在欢城北村建成。同年,欢城焦化厂建成。1978年,全镇工业从业人员500余人,实现产值180万元,实现利税2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欢城镇煤矿2号井(县属)、欢城煤矿3号井(现改称微山煤炭开发公司)、洗煤厂、竹笆厂、毛巾厂、汽车运输队、玻璃制品厂、纸塑编织厂、矿山机械厂、水泥厂、农具厂、砖瓦厂等相继建成。欢城镇焦化厂连续几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利税超过100万元。2000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8个,从业人员2927人,实现产值4亿元,乡镇工业创利税400万元。
建筑业:建国前及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欢城镇建筑业几乎等于零。1970年,欢城建筑公司成立(时称欢城建筑队) ,时有建筑工人150余人。1978年,建筑业从业人员1600人,实现产值110万元,实现利税16万元。1985年,欢城建筑公司被定为四级企业, 有职工700人。1988年,该公司被定为三级企业。同时,尹洼村建筑公司、田陈建筑公司、欢城北村建筑公司等农村建筑队(公司)也逐渐发展起来。200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3897人,实现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400万元。
建国初期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30余人, 实现产值90万元;1978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00余人, 实现产值290万元,实现利税36万元;2000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824人,实现产值5.5亿元,实现利税800万元。
第三产业 建国前,境内只有大王庙、欢城、常口几处集市,仅有的几处店馆也是本小利薄。1950年,欢城区公私合营供销社成立。1956年,私营商业大多纳入合作化轨道。1978年,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人,年创产值50万元,利税8万元。
1987年, 境内有国营商业网点5处,集体商业网点80余处,个体商业网点发展到300余户。此外,农村个体工商户1000余户。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至2000年底, 全镇有汽车2000余辆,个体运输户2000余家,其中客运户400家。2000年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个体私营业户4400户,投资5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53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478人,实现产值4.5亿元,创利税4804万元。
特色产业 境内有省、市、县属煤矿10家,这些企业构成该镇的矿区经济特色。镇内一、二、三产业大都围绕煤矿企业兴起,以服务于企业为特点。 文教科技 1905年,境内有私塾4处,学生200人。是年秋,开始兴办学堂。1917年,境内有欢城、 寨门口、周村3处初等小学。抗日战争时期,曲房、周村先后设有抗日小学。1949年,境内有常口、苏庄、时口、宋闸、欢城、寨门口、周村、田陈8处小学,在校生近500人。1960年,微山第六中学 (初中) 在欢城创办,首届招生108名。1991年,全镇有职业高中1所;镇办初中1所,联办初中8所,农业中学1所;小学34所,在校生11826人,教职工6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6%。90年代以来,全镇教育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按照高标准,坚持六配套,扩建了镇一中,新建了镇二中,改建了镇三中。1996年,全镇通过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2000年,全镇共有小学38处,在校生1.3万人; 中学3处, 在校生5800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教职工81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8%。
1984年,欢城镇科学技术协会成立。1987年,微山县欢城矿区蔬菜研究协会成立,在蔡楼村建立山东省大白菜种繁育基地。1992年,蔡楼村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文明先进单位。1984年至2000年,欢城镇共取得各项科技成果169项,推广新科技成果754项。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8730人,其中3450人取得中级以上职称。
欢城镇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大汶口文化尹洼遗址距镇政府3公里。小屯村的龙灯约有200年的历史。邹楼村王家唢呐班有100余年的历史。1962年,欢城广播站建立。1975年,欢城文化站设立。1979年10月,欢城影剧院建成使用。1982年,欢城新华书店开始营业。1991年,镇拨专款20万元兴建了一座藏书2万册的高标准的图书馆。2000年,全镇77个村有65个村建立了阅报室、阅览室、党员电教室。自1993年始,欢城镇连续8年举办农民艺术文化节。
解放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中西医不过数人。1953年,欢城公私合营诊所成立。1958年,欢城公社卫生院建立,共有医护人员22名。1969年,欢城有村级卫生室75个,赤脚医生113人。1976年,欢城药材公司正式营业。1981年,欢城备战医院改建为微山县医院欢城分院。1987年,该院新建病房楼1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1993年,该院被省卫生厅评为一级甲等医院。2000年,该院占地9996平方米,万元以上的医疗仪器共有11件。全院设有22个科室,共有干部职工81人,其中2人具有高级职称,12人具有中级职称。2000年,全镇有村级卫生室98处,病床100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4人。
人民生活 建国前欢城镇年人均收入不足30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80元,人均粮食150公斤。2000年人均纯收入3133元, 人均年末存款余额639元。全镇电话装机总量1.31万门, 成为鲁南第一个电话逾万门的电话镇。涌现了60多个“电话村” ,4个“手机村”。每百户村民有电视108台,闭路电视用户达1.2万户,普及率65%。全镇从事煤、焦、沙石等运输的东风、解放等新型运输车辆有1500多辆,从事客运的车辆达4 00余辆,其中个人拥有1800余辆。
乡镇建设 建国前, 村民住房多以土石木结构为主,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建国后,村民住房以砖石结构为主。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11平方米。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1979年,欢城开始实施村庄排房规划。尹洼、田陈、於村、寨门口、吴庄、卜寨、陈楼、欢城北村、东村等村庄实行了排房化。1990年,尹洼、卜寨、于桥等25个标准新村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首批小康村。1990年至1998年,欢城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区规划以镇中心十字街口建设为重点,狠抓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1991年,将城区东西向、南北向两条主街道由8米拓宽至20~30米。同时对城区村村内街道进行了改造。城区总规划建设面积达到了25平方公里。此次规划建设共拆除危旧房10334平方米,新建楼房110栋,建筑面积38938平方米。城区铺设自来水管道2800米。城区主街道两侧架设了钢管护栏,安装了路灯;十字街口中心架设了25米高的灯塔,建造了交通指挥岗亭。1995年,欢城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百新工程”(百个新型乡镇)试点镇以后,欢城镇统一标准,建设了城区沿街商品楼和东大商场,并对供电、通讯设施进行了重点改造。镇先后投资600万元用于城区环城路建设。1998年,欢城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乡镇。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8年5月,房庄村郝子香(原名郝增藩) 加入中国***,他是全镇第一个加入中国***的党员。1938年7月(一说冬天) ,张正治、郝子香、朱嘉(原名朱广太)、孙庆仁、张真乐在陶阳寺成立欢城镇第一个党支部,张正治任支部书记。党支部在沛滕边县委的领导下,辗转于微山湖畔,同日、伪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欢城还先后建立了陶阳寺、房庄、周村、界牌口、陈楼党支部。至1940年9月,全区共有党员300余名。1944年7月,中共临城县第四区委(欢城)辖40个党支部,党员400人。1953年8月,中共薛城县第四区委(欢城区)辖49个党支部,党员500人。1959年,中共微山县欢城公社委员会辖90个党支部,党员609人。1966年中共欢城区委辖90个党支部,党员710人。1969年,中共欢城公社委员会辖90个支部, 党员920人。1984年, 中共欢城镇委员会辖90个支部,党员1360人。2000年, 中共欢城镇委员会辖119个党支部,党员1821人。1998年,中共欢城镇党委被中共济宁市委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1939年4月,中共沛滕边县二区(欢城区) 建立,这是中共在欢城一带建立的第一个民主政权组织。1944年7月,中共沛滕边县改称临城县,欢城、常口一带为临城县第四区。1953年8月,临城县改称薛城县,微山县建立。欢城一带为薛城县第四区。四区辖欢城、田陈、阎村、袁堂、珠梅集、赵庄、傅村、三河口、杨路口10个乡。常口一带为微山县五区。五区辖常口、张楼、水围子、宋闸、塘子、卜湾、肖口7个乡。1956年3月,薛城县撤销,欢城区的10个乡划归微山县。是年9月,区划调整,欢城区的欢城乡、朱庄乡、田陈乡 (是时于桥、桥岗、高谷堆由赵庄乡划入)划归滕县;欢城区的其他乡及常口区(原五区)仍属微山县。1958年9月,滕县将欢城乡、田陈乡、朱庄乡建成灯塔人民公社;微山县将常口乡、卓庙乡(今属傅村镇)、袁堂乡、张楼乡(今属张楼乡)等建成宏光人民公社。同年12月,滕县灯塔人民公社划归微山县, 与微山县宏光人民公社合建成欢城人民公社。欢城公社辖148个自然村,14566户,59530人;划分为5个管区(田陈、朱庄、袁堂、张楼、傅村) ,2个大队(欢城、常口)。1962年3月,傅村管区析出,建成傅村人民公社。1966年2月,欢城人民公社改建为欢城区,下设10个小公社 (珠梅集、阎村、陈楼、朱庄、袁楼、常口、田陈、欢城、张楼、程子庙) ,66个大队。1967年2月,欢城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6 9年1月,欢城区改建为欢城公社,下设10个管区。1971年1月,张楼、程子庙两管区析出,合建张楼人民公社。是时,欢城公社辖欢城、田陈、朱庄、袁堂、菜园、常口、阎村、陈楼8个管区,59个大队,253个生产队,10481户,50845人。1975年,成新大队(渔民队) 建立。自此,欢城区划基本固定下来。1981年1月,欢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欢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欢城人民公社改建为欢城镇人民政府至今。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黄田村是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黄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3112610122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1126。邮政编码为323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78,车牌号码为浙K。黄田村与桐山村、古岭坑村、朱黄村、葛田村、台湖村、美丘村、双溪村、黄源底村、上济村、湖头村、仙庄村、良官田村、崔上村、_垄村相邻。
2020年12月4日,黄田村入选2020年浙江省卫生村名单。
2019年12月25日,黄田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黄田村附近有百山祖、巾子峰森林公园、双苗尖--月山风景区、云泉晓钟、龙凤两桥等旅游景点,有庆元灰树花、庆元香菇、庆元灰树花、庆元茶叶、庆元笋干等特产。
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
姜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地跨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东邻海安县、南接泰兴市,北毗兴化、东台市,西接泰州市海陵、高港区。境内宁靖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28国道横穿东西,市镇等级公路全部联网;新老通扬运河、中干河、姜溱河、东西姜黄河等骨干航道纵横交错;从姜堰到南京、上海均不超过3小时车程。全市土地面积1040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水面总面积约占15%,全市耕地总面积6.35万公顷。1994年7月原泰县撤县设市,改称姜堰市。
市人民政府驻姜堰镇,邮编:225500。代码:321284。区号:0523。拼音:Jiangyan Shi。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水面总面积约占15%。地处江淮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气候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常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积温5365.6℃;年平均降水量991.7毫米。
行政区划
姜堰市辖18个镇:姜堰镇、溱潼镇、蒋垛镇、顾高镇、大伦镇、张甸镇、大泗镇、梁徐镇、苏陈镇、桥头镇、淤溪镇、白米镇、娄庄镇、沈高镇、兴泰镇、俞垛镇、华港镇、罡杨镇。
历史沿革
姜堰市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越、楚,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为吴陵。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为泰州,取安泰之意。民国初年废州设县,县治泰州。1940年10月,泰县抗日民主政权于海安建立,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驻姜堰镇西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县级泰州市两度分合。1962年1月复称泰县,县治姜堰镇。
1994年7月,撤销泰县,设立姜堰市,因驻地姜堰镇得名。1996年由泰州市代管。
2000年3月7日,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00]45号文件)批复同意:
一、撤销太宇乡、梁徐乡,将原太宇乡所辖区域和原梁徐乡的冯垛村、林田村、曹黄村、翟家村划归姜堰镇管辖,实行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驻姜堰。区划调整后姜堰镇行政区域67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26个居委会、55个村委会。
二、撤销王石乡、梅垛乡,设立梁徐镇。将原王石乡所辖区域、原梅垛乡的岭家村和原梁徐乡(不含划归姜堰镇管辖的冯垛村、林田村、曹黄村、翟家村)划归梁徐镇管辖,实行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驻梁徐。区划调整后梁徐镇行政区域63平方千米,人口5.8万,辖51个村委会。
三、撤销蔡官镇,将其原辖区域和原梅垛乡(不含划归梁徐镇管辖的岭家村)划归张甸镇管辖,实行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驻张甸。区划调整后张甸镇行政区域90平方千米,人口8万,辖2个居委会、71个村委会。
四、撤销张沐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白米镇,镇人民政府驻白米。区划调整后白米镇行政区域51平方千米,人口。4.9万,辖3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
五、撤销运粮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大伦乡,乡人民政府驻大伦。区划调整后大伦乡行政区域56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40个村委会。
六、撤销仲院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蒋垛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驻蒋垛。区划调整后蒋垛镇行政区域66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1个居委会、48个村委会。
七、撤销大冯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苏陈镇,镇人民政府驻苏陈。区划调整后苏陈镇行政区域70平方千米,人口7.2万,辖2个居委会、50个村委会。
八、撤销洪林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娄庄镇,镇人民政府驻娄庄。区划调整后娄庄镇行政区域68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2个居委会、49个村委会。
九、撤销官庄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沈高镇,镇人民政府驻沈高。区划调整后沈高镇行政区域56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2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
十、撤销港口镇、里华镇,设立华港镇。将原港口镇、原里华镇的所辖区域和原马庄乡的桥西村划归华港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里华。区划 调整后华港镇行政区域73平方千米,人口4.5万,辖2个居委会、35个村委会。
十一、撤销马庄乡,将原马庄乡(不含划归华港镇管辖的桥西村)划归淤溪镇管辖,实行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驻淤溪。区划调整后淤溪镇行政区域79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1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
十二、撤销叶甸乡,将其原辖区域并入俞垛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人民政府驻俞垛。区划调整后俞垛镇行政区域82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1个居委会,39个村委会。
十三、保留溱潼镇、顾高镇、大泗镇、兴泰乡、罡杨乡、桥头乡,其行政区域和乡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姜堰市辖14个镇、4个乡:姜堰镇、梁徐镇、张甸镇、白米镇、蒋垛镇、苏陈镇、娄庄镇、沈高镇、华港镇、淤溪镇、俞垛镇、溱潼镇、顾高镇、大泗镇、兴泰乡、罡杨乡、桥头乡、大伦乡。
2000年,姜堰市辖16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61321人,其中: 姜堰镇 157628 溱潼镇 36834 蒋垛镇 47873 顾高镇 28593 大伦镇 40528 张甸镇 72597 大泗镇 28022 梁徐镇 52379 苏陈镇 68204 淤溪镇 39631 白米镇 47821 娄庄镇 47686 沈高镇 38692 俞垛镇 45297 华港镇 40399 罡杨镇 21625 桥头乡 23765 兴泰乡 23747
?年,全市辖62个居委会、300个村委会,4984个村(居)民小组: 姜堰镇辖26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291个村(居)民小组;溱潼镇辖7个居委会、10个村委会,120个村(居)民小组;蒋垛镇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283个村(居)民小组;顾高镇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209个村(居)民小组;大伦镇辖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289个村(居)民小组;张甸镇辖3个居委会、35个村委会,493个村(居)民小组;大泗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200个村(居)民小组;梁徐镇辖2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313个村(居)民小组;苏陈镇辖2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399个村(居)民小组;桥头镇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147个村(居)民小组;淤溪镇辖2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313个村(居)民小组;白米镇辖3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322个村(居)民小组;娄庄镇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360个村(居)民小组;沈高镇辖2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235个村(居)民小组;兴泰镇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174个村(居)民小组;俞垛镇辖2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345个村(居)民小组;华港镇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297个村(居)民小组;罡杨镇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149个村(居)民小组;开发区辖4个村委会,36个村(居)民小组;场圃有9个村(居)民小组。
200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政复[2003]86号),同意将姜堰市苏陈镇十里铺、凌窦两个村划归海陵区泰东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陈镇行政区域64.74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辖25个村委会。2003年末,全市设有姜堰镇、溱潼镇、顾高镇、蒋垛镇、大伦镇、白米镇、娄庄镇、沈高镇、俞垛镇、兴泰镇、张甸镇、大泗镇、梁徐镇、苏陈镇、桥头镇、淤溪镇、华港镇、罡杨镇等18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风景名胜区,56个居民委员会,298个行政村。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城南街道 (居委会:桃园、古田、太平、南苑、荷叶、河南、新城;村委会:彭垛、西桥)
城中街道 (居委会:河西、光明、叶舍、罗塘、老庄、陈庄;村委会:幸福、工联)
城东街道 (居委会:康华、振兴、河东、东街、西街、南街、北街、高陈;村委会:公园)
蒋垛镇 (居委会:镇南、仲院;村委会:邱刘、六港、蒋北、高曹新村、孟莲、许桥、朱高、薛港、许庄、仲院、蒋垛、溪河、南港、盐大、界河、兴港、新桥)
娄庄镇 (居委会:娄庄、洪林;村委会:娄东、娄庄、马赛、朱翟、朱进、团结、新龙、东阳、兴胜、袁联、三联、红庙、连心、放牛、洪林、李庄、曹杨)
白米镇 (居委会:白米、振华;村委会:拜官、昌桥、甸河、白米、纪林、吴堡、曹新、马沟、杭家铺、新华、孔庄、蛙庄、野沐、孙舍、和平、大安、碱场)
俞垛镇 (居委会:叶甸、振俞;村委会:何野、俞耿、忘私、房庄、官伦、角墩、姜茅、柳官、叶甸、南野、仓场、田管、薛陈、花庄、祝庄、春草、许庄、横庄)
罡杨镇 (居委会:罡杨;村委会:夏庄、西冯、东楼、杨庄、罡门、纯垛、冯官)
兴泰镇 (居委会:兴泰;村委会:薛何、孙楼、甸址、三里泽、沙垛、尤庄、西陈、苏庄)
大伦镇 (居委会:大伦、运粮;村委会:大伦、麻墩、响堂、茆戚、申扬、塔子、缪埭、桥东、朱宣、太平、顾野、运粮、东徐、兴驰、卫星、土山)
华港镇 (居委会:港口、华港;村委会:里华、港口、桑湾、溪西、下溪、塔岳、徐家垛、野马、许家庄、双烈、李家庄、左舍、葛舍、野营、刘庄、溪东、董潭)
顾高镇 (居委会:顾高;村委会:顾高、夏庄、芦庄、塘桥、翟庄、野庄、千佛、申洋、俞庄、张庄、西芦)
大泗镇 (居委会:泗水;村委会:大泗、时庄、马龙、霍堡、大马、北港、二陈、曹于、前进、佴陈、佴庄、康乐)
桥头镇 (居委会:桥头;村委会:小杨、大杨、桥头、李堡、杨院、三沙、状元)
张甸镇 (居委会:兴甸、梅垛、蔡官;村委会:张甸、杨港、张桥、魏家、严唐、张前、高庄、三彭、花彭、甸头、三野、梅垛、高家、大丁、杨俞、三周、华杨、尹庄、三陈、葛庄、宫王、蔡官、梅网、西网、河垛、沙梓、朱顾、土桥、单庄、大窑、蒋佴、大李、三兴、三盟、周徐)
沈高镇 (居委会:沈高、官庄;村委会:河横、夹河、夏北、沈高、夏朱、双星、华杨、官庄、后堡、万众、单塘、冯庄、联盟、超幸、天民)
溱潼镇 (居委会:东街、中街、西街、虹桥、东石桥、湖西、鱼花池;村委会:洲城、洲南、读书址、龙港、溱东、湖北、湖西、南寺、湖滨)
苏陈镇 (居委会:苏陈、大冯;村委会:唐宁、镇东、杏林、东查、西查、苏陈、双岸、东石羊、西石羊、军铺、小冯甸、大冯甸、夏郑、张家院、百里、双虹、夏棋、徐家庄、北庄、三舍、院庄、前窦、周埭)
梁徐镇 (居委会:王石、梁徐;村委会:葛联、桥林、张埭、双墩、黄村、新南、梁徐、周埭、江村、坡岭、刑家、岭家、三林、东官、二塘、新九、王石、前舍、林野、官野、前时、钱港)
淤溪镇 (居委会:三垛、淤溪;村委会:武庄、卞庄、淤溪、杨庄、靳潭、孙庄、潘庄、甸夏、三垛、马庄、北桥、里溪、周庄、吉庄、南桥)
姜堰镇 (村委会:前堡、城中、朱云、城东、通扬、东桥、城西、南石、城北、马厂、银穆、院子、太宇、唐园、三园、殷家、沿河、曹家、城南、双寿)
开发区(村委会:陈庄、新河、石黄、前马、陆庄、西陆)
溱湖风景区(湖南村委会)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辖3个街道、18个镇。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城东街道
蒋垛镇面积66.00平方千米,人口 52235人。娄庄镇面积68.00平方千米,人口 50175人。
白米镇面积51.00平方千米,人口 46693人。俞垛镇面积82.00平方千米,人口 50892人。
罡杨镇面积34.00平方千米,人口 21615人。兴泰镇面积37.00平方千米,人口 25621人。
大伦镇面积56.00平方千米,人口 43966人。华港镇面积72.00平方千米,人口 42487人。
顾高镇面积37.00平方千米,人口 29748人。大泗镇面积30.00平方千米,人口 30403人。
桥头镇面积38.00平方千米,人口 25310人。张甸镇面积89.80平方千米,人口 79105人。
沈高镇面积56.00平方千米,人口 37395人。溱潼镇面积31.60平方千米,人口 30578人。
苏陈镇面积58.84平方千米,人口 56266人。梁徐镇面积59.70平方千米,人口 54561人。
淤溪镇面积78.00平方千米,人口 44307人。姜堰镇面积78.31平方千米,人口169105人。
乡镇简介
(以下资料摘自姜堰市政府网站,数据统计时间不详)
姜堰镇是江苏名镇,姜堰市政府所在地。面积71.1平方千米,辖20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总人口16.9万人。
溱潼镇
蒋垛镇位于姜堰市东南部,与泰兴市、海安县、如皋市毗邻,总面积66平方千米,所辖行政村17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83个,总人口52400人,其中非农人口7240人。
顾高镇地处姜堰市南大门,距市区17千米,南与泰兴市元竹、新街相毗邻,东与蒋垛镇相接,西与张甸镇相连,北连梁徐镇。总面积37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209个。总人口31577人,其中非农人口5725人。
大伦镇位于姜堰市东南部,南接蒋垛镇,北邻白米镇,西与顾高镇、梁徐镇毗邻,东与海安县接壤;总面积56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6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89个。总人口44288人,其中非农人口4986人。
张甸镇是姜堰市西南重镇,全市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镇,总面积91平方千米,辖行政村35个、居委会3个、村民小组593个,总人口79517人,其中非农人口2900人。
大泗镇,位于姜堰西南。全镇土地总面积30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2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200,总人口30367人,其中非农人口1456人。
梁徐镇地处姜堰市南郊,总面积59.7平方千米,辖行政村22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313个,总人口54849人,其中非农人口2407人。
苏陈镇,东与省级姜堰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西与泰州海陵区接壤,总面积70平方千米,辖行政村23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343个,总人口6万多人。
桥头镇毗邻姜堰经济开发区和姜堰城区,总面积38平方千米,辖行政村7个,村民小组147个,总人口25316人,其中非农人口842人。
淤溪镇位于泰州市东北郊,距姜堰市区5千米,总面积79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5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317个,总人口46236人,其中非农人口2646人。
白米镇地处泰州市东大门,与南通市海安县接壤,总面积51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7360人。
娄庄镇,位于姜堰市东北部,是泰州、南通、盐城三个地级市的交界处,总面积68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60个村民小组,5.2万人口。
沈高镇位于姜堰市北郊,总面积56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5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35个。总人口37607人,其中非农人口3573人。
兴泰镇地处姜堰市北郊,距市区25千米,毗邻兴化市、东台市,因革命烈士陈兴泰而得名,总面积37.57平方千米,辖行政村8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74个,总人口25657人。
俞垛镇
华港镇地处泰州市北郊、距泰州市主城区8千米。总面积73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7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97个。总人口43218人,其中非农人口5958人。
罡扬镇相传得名于岳飞抗金。因岳家军屯兵泰州,摆下天罡阵抗击金兵,天罡阵北门设在罡杨境内,又因境内杨姓家族居多,故称罡杨。罡杨地处泰州市西北郊,总面积34平方千米,辖行政村7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49个。总人口21221人,其中非农人口941人。
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姜堰区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姜堰区上榜。
2020年6月,姜堰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苏中片区)。
2020年3月,姜堰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年2月,姜堰区被确定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10月,姜堰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68名。
2019年10月,姜堰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71名。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姜堰区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8月,姜堰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姜堰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6年12月,姜堰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关于“崔召镇的城乡代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初香]投稿,不代表海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qxh.com/zshi/202509-7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明号的签约作者“初香”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崔召镇的城乡代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崔召镇的城乡代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370283125...
文章不错《崔召镇的城乡代码》内容很有帮助